波形护栏作为道路交通安全的重要防护设施,其质量直接关系到车辆碰撞时的缓冲防护效果,检测需覆盖生产、安装全流程,核心项目围绕外观、尺寸、力学、防腐及安装五大维度展开,确保符合道路安全使用要求。
首先是外观质量检测,重点排查表面缺陷与工艺瑕疵。检测时需观察护栏板、立柱、防阻块等构件表面,不得存在裂纹、分层、气泡等损伤,且表面平整度需达标 —— 护栏板每米长度内的波浪形翘曲偏差应≤3mm,避免因表面不平整影响安装贴合度与碰撞受力均匀性;同时,构件边缘需无尖锐毛刺,切口处需平滑过渡(毛刺高度≤0.5mm),防止安装时划伤施工人员或使用中磨损车辆;对于拼接部位,需检查焊缝外观,焊缝应饱满、无焊瘤、咬边等缺陷,焊渣需清理干净,确保拼接强度与外观一致性。
其次是尺寸精度检测,保障构件适配性与安装准确性。护栏板的几何尺寸需逐一核对,如常用的两波护栏板宽度偏差应控制在 ±2mm,厚度偏差≤±0.15mm(针对 4mm 厚护栏板),长度偏差≤±5mm,确保与立柱、防阻块的连接孔位精准对齐;立柱的直径(或边长)偏差需符合设计要求(如 Φ114mm 立柱直径偏差≤±0.5mm),长度偏差≤±10mm,且立柱顶部平整度偏差≤1mm,避免安装后护栏整体倾斜;连接螺栓的尺寸(如螺栓直径、长度、螺纹精度)需符合标准,螺纹不得有断牙、滑丝现象,确保安装时能有效紧固,防止松动脱落。
再者是力学性能检测,验证护栏抗碰撞能力。核心检测项目包括护栏板的抗拉强度(需≥345MPa,针对 Q235 材质)、屈服强度(≥235MPa)及伸长率(≥22%),通过拉伸试验测定材料韧性与承载能力,避免碰撞时护栏板断裂失效;立柱需进行抗压强度与弯曲试验,在规定荷载下(如 10kN 轴向压力)不得出现塑性变形,弯曲试验时挠度需符合设计标准,确保能承受车辆撞击力并引导车辆方向;防阻块作为缓冲构件,需进行冲击试验,在模拟碰撞力作用下不得碎裂,保障缓冲效果。
然后是防腐性能检测,延长护栏使用寿命。波形护栏多采用热浸镀锌或喷塑防腐处理,热浸镀锌层需检测厚度(护栏板镀锌层平均厚度≥85μm,立柱≥110μm),通过锌层测厚仪在构件不同部位(如板面、边缘、孔位)多点测量,确保镀锌层均匀覆盖;同时需进行盐雾试验,将构件置于中性盐雾环境中(5% 氯化钠溶液,温度 35℃),持续测试 480 小时后,表面不得出现红锈,仅允许轻微白锈,验证抗腐蚀能力;喷塑护栏则需检测涂层附着力(划格法测试附着力≥5MPa)与耐冲击性(500g 重锤从 50cm 高度落下,涂层无剥落),确保涂层在户外环境中不易脱落。
最后是安装质量检测,确保整体防护功能达标。检测护栏安装高度(如路侧护栏顶面距路面高度应为 60cm±5cm)、立柱间距(通常为 4m 或 2m,偏差≤±10cm),避免因高度或间距不当影响防护效果;检查护栏线形,直线段应平直(每 100m 偏差≤5cm),曲线段应与道路线形一致,无明显折线;同时需测试护栏与基础的连接牢固性,采用扭矩扳手检查螺栓紧固扭矩(如 M16 螺栓扭矩需达 40-60N・m),确保无松动,防止车辆撞击时护栏整体移位。